在古代的食盐是又贵又暴利,不过却是朝廷税收的主要来源

来自伪基新闻

伪基新闻,让大家当妓者记者的自由新闻源。

2016年01月11日

食盐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味料,尽管在现代食盐的价格并不贵,不过在古代食盐却是价格不斐的商品,俗话说“三担米,一斤盐”,也就是说买三担米的钱只够买一斤的盐,当然这与食盐在古代属公卖商品有关。

食盐的价值

在古代,食盐并不便宜,例如在唐太宗时期,一斗米只需要五文钱,但是一斗盐却要价二十文钱,到了武则天时期甚至于涨到了一斗米五百文钱。
虽然古人还不知道食盐对身体产生的化学作用,但古人晓得不吃盐会四肢无力而无法劳作,更不用行军打仗了。再者古代的冰藏食物的技术还不纯熟,因此要长时间保存食物最好的办法就是盐腌,因此有了腌制酸菜、火腿、咸鱼、腊肉及奶酪,腌制过的食物可以保存好几个月,甚至于一年之久,还有的商人靠贩卖腌制食品来获利。

食盐的公卖

在古代的食盐的用量大,而且产盐的地区大都集中在沿海地区,而内陆能产出岩盐的地方也没有几处。因此对古代的官府来说,食盐就是利益极大的一项税收来源。因为产地少,但食盐的需求地区广,所以运输费用也不便宜,所以对官府而言垄断控制就是最好的办法,一方面能平均分配掌握售价,另一方面也能便利收税。
虽然食盐是由官府垄断掌握,但有关食盐的开采却由经过官府授权的盐商来经营,有执照的盐商在买卖官盐时还得缴交相当高的重税给官府。因此没有官府授权的私盐就属非法,如果被发现了就会遭到严惩,轻则坐牢重则杀头。在五代时查获私盐一斤就要杀头,虽然到了宋朝标准稍微放宽了但走私超过三斤也是要砍头并以谋逆论处。

古代的盐厂

虽然在古代食盐的定价由官府来控制,不过盐商辛辛苦苦采收提炼并运输贩卖食盐出去所挣得的收入却得大半给官府当税收,所以当然税收得重,食盐自然就卖得贵,而平民百姓想买食盐只能向合法的盐商买,偷买私盐也是要论罪,所以老百姓再有不满也得吞下去。
因为食盐的税收的成本代价最小,因此在古代往往是朝廷的税收主项,例如在北宋的盐税就占朝廷税收总项的60%,到了南宋时更高达80%,可见盐税一直是古代维持统治阶级的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