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官员在退休后,为何坚持要告老还乡,因为好善终

来自伪基新闻

伪基新闻,让大家当妓者记者的自由新闻源。

2009年11月12日

古代的官员在青壮年时进入朝廷中枢任官,勤勤勉勉的度过了数十年的仕途,总算没在官场争斗中及伴君如伴虎的危机中搞到身死家破。而在垂暮之年,官员在获得皇帝的批准退休之时,为何坚持要返回老家而非留在工作了数十年的京城?难道在京城的繁华难道比不上老家的幽静?其实是想图个善终。

大臣在朝堂上都过得战战兢兢

古代官员的退休制度早在周朝时就已经有了,而在周朝时规定官员必须任职到70岁才能告老退休,不过到了后来的朝代退休的年龄逐渐下降,直到清朝时到了55岁就能向皇帝申请退休了。
但是对于深获皇帝信任的朝廷重臣,想要顺利届龄退休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因为很多时候是皇帝舍不得放手。但如果重臣坚持要退休,皇帝也不见得能留得住而只得批准。而年老的大臣在获得批准退休之后,为何马不停蹄地收拾家当返回老家而不愿意在京城多留一步,在古代并没有什么国家供给的退休终身俸制度,返回老家的官员又靠什么来养老?其实回老家真的比待在京城好。

在古代官员年老了也是会退休

在古代年老的官员在退休之后,除了受到皇帝重用的重臣在退休前能获得额外的赏赐权充返乡的路费外,一般的退休官员在告老返乡之后就是直接裸退。朝廷也不会对这些已经退休的官员在给予什么养老的退休俸。那么对于这些返乡的老臣来说,拿什么养老善终?
就像许多皇帝在生前甚至于即位之初就开始修筑陵寝一样,官员们在任官之初就已经开始为未来的退休生活积攒老本,除了禄米布疋绸缎外,最重要的就是在老家圈地置产,因为有句俗话:“有土斯有财”。退休官员在自己的老家当个地主,自己要吃的粮食要用的布疋都可以从自己的土地中获得供应,要多少有多少,这比领朝廷的禄米要充足得多,而且也远离了京城的权力争斗,晚年生活能有多悠哉就有多悠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