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发生灾荒时,官府是采用哪三种方式赈灾

来自伪基新闻

伪基新闻,让大家当妓者记者的自由新闻源。

2007年04月24日

在古代是看天吃饭,也没有能力建造水坝来储水调节季节洪汛,因此发生洪汛或是干旱就会发生灾荒,轻则饿殍满地,重则发生民变。因此在古代官府在自己辖区内发生天灾,采用了三种的方式来赈灾,让百姓因灾难产生的损失尽量减少。

开仓赈灾

提到开仓赈灾,就会让人联想到开设粥厂。在一些古装影视剧中的赈灾场景中,官府开办粥场来施粥给灾民。而粥厂的粮食主要是来自于官府的官仓,而官府的官仓又可分为常平仓及义仓,府州县设置常平仓,乡镇设置义仓,虽然都是官府的官仓,不过常平仓的粮食是由官府出资购买的,而义仓的粮食则是与农民征收来的。
不过常平仓及义仓都设置在城市内,能赈灾接济的范围有限,因此一般民间自发性设置的社仓,平常自存粮食,也能在灾荒时发挥救命的作用。除了赈粮之外,朝廷也会下拨银两来赈济灾民的损失,协助重新修缮房屋或是其它损坏的公共建设。

以工代赈

无论是开仓赈粮,发药材,或是拨付钱财,对官府及朝廷都是一笔沉重的支出及负担。这样的赈灾模式最多只能解一时燃眉之急,对于灾民所需难以维持长久的帮助。
对此宋代的政治家范仲淹就首开了以工代赈的先例,因为当时浙江及江苏发生饥荒,所以范仲淹就建议了佛寺及一些富裕人家在此时雇用那些饥馑的灾民为民工来修缮寺院及宅邸,同时也给予工饷及食物。因而在朝廷中有人参劾范仲淹一本,说他在灾荒时期还征用民夫,劳民伤财。不过范仲淹解释,这是让江南一些有富余的人家及寺院消费,让灾民凭借着自身的劳力来换取工资及口粮,不用离乡背井去流落异乡饿死,而地方也能获得实质的建设,更快进行灾后振兴。

移民就食

发生灾荒时,往往朝廷除了拨款赈灾发粮之外,也会减免灾区的年度赋税,但是饥饿的灾民最需要的并不是缓不济急的减免赋税,而是需要一口饭吃,虽然开仓设置粥厂来施粥可以解决一日两顿的需求,但仓库里的存粮在供给成千上万的灾民时也会被吃光,因此就有了移民就食的办法。
移民就食就是官府允许辖区内的灾民前往邻近没有灾害的富庶省份去乞食或是另谋生活,以减轻官府的赈灾压力。当然有些时候朝廷也会下达指示引导灾民前往特定的地区垦荒,所屯垦的土地就直接归灾民所有,所收成的庄稼也暂时不予征收。这也做到了解决灾民的生计问题,也做到了一些荒地开垦拓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