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货币改革,因为战乱而失控贬值使得钞票沦为一捆废纸,坎坷的发展过程才发展出今天的稳定流通市场

来自伪基新闻
专题报导
这篇新闻针对某个主题所做的深入报导。

其实新闻的产生只说明了一件事,就是这个伪基记者真的很闲。

伪基新闻,让大家当妓者记者的自由新闻源。

2015年10月11日

民国元年(1912年)在中国实行了两千多年的帝制终于结束,中国进入了中华民国的时代,但是同样通行了两千多年的银两却不可能像皇帝一纸退位诏书一样说废除就废除,因此后来推行了几次的货币变革,但却也让中华民国的国运,成也货币,败也货币。

俗称“袁大头”的银元曾经是中华民国最具公信力的货币

在中华民国刚开国时,虽然清朝的皇帝正式颁诏退位,但是清朝所发行的货币仍旧继续在民间的经济市场流通。老百姓在买卖消费时还是习惯使用既有的银两及铜钱来作为支付货币,直到民国三年(1914年)北洋政府铸造发行了更为方便携带及使用的银元来取代银两,但是在使用的找零方面还是继续使用由地方行省自铸的“民国通宝”的铜钱。
只不过使用银元作为货币的中华民国,因为后来国际黄金成交价格上涨,而让白银国际价格下跌,也连带影响了中华民国的银元跟着贬值,货币贬值利于出口,因此也让当时中国生产的商品在国际上以物美价廉而赚进不少外汇。但是国际白银市场价格下跌,却冲击到美国中西部几个产白银的州,而这几个州的参议员联合起来向当时的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施压,希望罗斯福总统出手干预国际白银的市场价格,于是美国政府开始以高于市场均价的价格大量收购白银,而使得白银的价格上涨,也顺便让中华民国流通的银元的货币升值,但却因为白银的储备量稀少,而使得中国开始出现通货紧缩的经济危机。
因此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时,国民政府开始发行纸制的新货币是为法定货币,简称法币。而当年法币与银元的兑换比是1:1。

国民政府所发行的法币面额越来越大

法币刚发行时,当时人们普遍还是不太信任纸质货币,即使比银元及铜钱更为方便携带使用,但毕竟还是有纸质货币难免的问题就是假钞的出现。因此银元还是继续在民间市场流通,但是因为停铸的关系而使得流通数量越来越少,人们被迫还是得接受使用法币来代替银元。
终究以在市场有公信力的贵金属制的银元来换成代表面额的纸质法币,本身就是在检验国民对政府的信用问题,因为一个政府的信用力强,那所发行的纸币的流通性就广,交易市场的接受度也高。
只不过国民政府所执政的中华民国的国运相当的差,当法币发行的当下,也正刚好日本正在对中国进行军事侵略的多事之秋,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因为发生芦沟桥事变而引爆全面性战争,而战争突起,物价就开始飞涨,也使得法币的现有面额已不敷使用,只能越印面额越大,而法币的价值也越来越不值钱。
而更让法币的命运雪上加霜的是,日本为了扰乱中国的市场经济,而大量的印制伪造的法币在市场流通来破坏法币的公信力,尽管国民政府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大量印制伪造假日币想破坏日本的经济,但终究效果有限。因为日占区在亲日的汪精卫的南京国民政府也发行中央储备银行券来强制兑换法币,并终止法币在日占区的流通,而法币兑换成中储券是法币100元只能兑换成中储券50元,使得日占区的人民的财产一夕之间缩水了一半。

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曾经流通过的中储券

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因为国民政府无限制的印制法币来支应庞大的军费开支,也使得法币的价值也失控的狂贬,但到了抗日战争结束后,日占区民众所持有的中储券原本由100元法币所换得50元中储券,重新再换回法币时仅剩1元法币不到,使得不少被迫持有中储券的人因此破产。而原本持有法币的人反倒在原日占区成了老爷。
但是才刚结束抗日战争,紧接着又开打第二次国共内战,使得原本就恶性通货膨胀而贬值的法币在原日占区的风光也仅仅只是昙花一现,随即又沦为贬值货币,到了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时,法币的面额已经发行到了2万、4万及10万的纸币,而且经常仅仅只是买个馒头油条就得支付一大迭法币才买得起,失去了当初发行面额纸币的便利性目的。

后来发行的金圆券也没能压制住失控的通货膨胀

结果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国民政府又发行了新的货币为金圆券,并以法币300万元兑换金圆券1元的比率来强迫民众改换金圆券,但是金圆券的贬值速度比法币更快,更让不少原本就已经辛苦过日子的中产阶级原本勉强可流通的法币兑换成急速变成废纸的金圆券,而一夕致贫一无所有。
但是却有个地方因为不能流通使用法币及金圆券,意外置身于这场全国性的金融灾难之外,那就是台湾。

在台湾发行且独立使用的旧台币

台湾在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割让予日本成为殖民地,不过日本政府于明治三十年(1897)年开始发行台湾银行券,尽管汇率与日円挂勾,但仅能在台湾流通使用。后来台湾光复后,于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发行台币并以1:1 汇率收兑台湾银行券,因为受到法币及金圆券的贬值影响较小,使得台湾人到大陆进行经商往来时,台币兑换成法币及金圆券意外成为硬通货,但即使如此台币还是被牵动影响而贬值,到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重新发行新台币时,旧台币的面额已经贬值出现十万元。
而新台币发行上市时,以旧台币4万元兑新台币1元的汇率兑换,而当时中华民国已经在第二次国共内战中失利丧失了绝大部分的大陆地区的领土而迁都至台北市。当然已经完全沦为废纸的法币及金圆券也同时走入历史。
中国虽然在第二次国共内战的战果局势下,各自分治为仍据有台湾及部分沿海岛屿的中华民国和统治中国大陆地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分治两方的政府也各自发行了新台币与人民币,但因为其后长期的休战对峙的局势,也终于让失控了数十年的中国货币有了稳定的流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