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後期因為喪權辱國而賠款出去的銀兩,折合成現代的貨幣大概多少錢?算出來才明白為何20世紀中國那麼窮

出自伪基新闻

偽基新聞,讓大家當妓者記者的自由新聞源。

2017年07月14日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的專制王朝,只不過清朝在前半期當了一百多年的天朝大國,但是到了後半期因為歐美列強的入侵而戳破了天朝大國的紙面具,而清朝在宣統三年(1912年)倒台滅亡前,所簽的不平等條約所賠出去的銀兩換算成現代的貨幣到底有多少?數字算出來就能理解為何中國在20世紀會那麼貧窮,因為錢都賠光了。

南京條約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因為第一次鴉片戰爭戰敗,因而雙方在停駐在江寧府下關江面上的英國戰艦汗華囇號簽署清朝第一個對外的不平等條約,除了讓英國享有治外法權,劃定租界及還割讓香港給英國之外,還賠了白銀1,890萬兩(約合新台幣163.82億元)。

北京條約

咸豐十年(1860年)因為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城,還燒毀了圓明園,讓咸豐皇帝帶着家小逃難到承德避暑山莊,還憂憤駕崩在避暑山莊。而由恭親王愛新覺羅·奕訢所主持簽訂的北京條約,除了再割讓九龍半島歸英屬香港,並賠英國及法國各白銀800萬兩(約合新台幣69.3億元),合計白銀1,600萬兩(約合新台幣138.68億元)。

伊犁條約

這是在光緒七年(1881年)簽訂的領土重劃的條約,表面上中國收回了伊犁的主權,但卻失去西北多達7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給俄羅斯,還得賠償俄羅斯軍費900萬盧布,合白銀580萬兩(約合新台幣502.81億元)。

馬關條約

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因為甲午戰爭戰敗而簽下屈辱的城下之盟,內容除了割讓台灣全島、澎湖列島及遼東半島給日本,後來因為三國干涉而遼東半島未割之外,另外也放棄做為朝鮮宗主國的地位,並支付日本白銀2億兩(約合新台幣1,732.94億元),後來因為日本歸還遼東半島又多支付了白銀3,000萬兩(約合新台幣259.8億元)做為贖回遼東半島的贖款,總計賠償給日本白銀2.3億兩(約合新台幣1991.1億元)。

辛丑條約

因為慈禧太后主政的清朝政府一次向英國、美國、日本、俄羅斯、法國、德國、意大利、奧匈帝國、比利時、西班牙及荷蘭這十一國宣戰,最終導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為此列強還表現「寬仁」之意「僅」向全體中國人每人索討白銀1兩賠款,總計白銀4.5億兩(約合新台幣3,893.96億元),還附加利息白銀5.32億兩(約合新台幣4,604.96億元),實際賠款多達白銀9.82億兩(約合新台幣8,497.75億元),加上地方省份賠償給各國教會、教士及教民的私人損失達白銀2,000萬兩(約合新台幣17.31億元),合計白銀10億兩(約合新台幣8,670.83億元),徹底賠垮了中國的財政家底。